首页 > 最新动态 > 金融标准支持做好五篇大文章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第11期 标准化与数字化融合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
最新动态
金融标准支持做好五篇大文章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第11期 标准化与数字化融合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
2025-01-217

编者按:为更好发挥标准对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支持作用,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面向会员单位征集金融标准相关优秀案例(案例作品可发送至邮箱standard@nifa.org.cn),并陆续推出优秀案例展播。

案例名称:标准化与数字化融合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

报送单位:济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近年来,济宁银行围绕打造现代城市商业银行,积极发挥金融标准引领作用,大力实施标准化和数字化“两化融合”的发展战略,引导全行员工以数字化思维、数字化工具和标准化体系、标准化流程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。该行坚持以“标准化”赋能“数字化”,围绕系统建设、数据应用、网点服务、经营管理和生态打造,通过搭建全领域标准体系,打造标准化产品,塑造标准化流程,逐步实现经营数字化和管理标准化。

一、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,实现数字化转型新路径

按照金融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团体标准和金融监管的相关要求,济宁银行聚焦立项、开发、测试、投产等信息化项目建设总体流程,制定《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》《信息化项目立项管理规范》《信息化项目需求管理规范》《应用程序接口规范》《信息化项目测试管理规范》《信息化项目测试管理规范》等100余项信息科技标准,形成了以“标准搭建科技平台、创新金融产品、保障信息安全、提升客户体验”的数字化转型新路径,实现了“硬件性能标准化、创新技术标准化、隐私采集标准化、信息安全标准化”的数字化与标准化融合的新战略。

二、金融数据应用标准化,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

济宁银行构建了大数据基础平台,制定了《基础数据标准规范》《大数据平台数据接入规范》,建立了1500余项基础数据标准,对内整合公司、零售、运营、风险等50余个业务系统,对外接入发改委、社保、税务、公积金、不动产等200余条政务数据,实现了信贷、资金、风险等系统数据的集中管理、互通共享,提升了数据采集和应用效能,2024年以来日均调用量达61万次。通过金融数据应用的标准化,深入挖掘了数据要素价值,该行夯实了数字化转型和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。

三、经营管理标准化,全面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

在风险防控方面,济宁银行依托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,通过客户标签、客户画像和客户评分等风控指标,通过智能风控平台系统,实现客户准入核验标准化、贷中行为特征评估标准化、贷后管理标准化,完成“欺诈风险+信用风险”评估,为信贷业务提供全周期风险管理。按照该行制定的《内部数据API接口服务规范》和《外部数据接口服务规范》,智能风控平台接入27项外部政务数据,230余项三方数据,数据接口总调用量达1.5亿余次。标准化的接口规范提升了该行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的对接整合效率,为风控分析提供了安全、高效、坚实的数据基础。

在业务营销方面,该行基于企业微信建立社交银行,对各级私域流量资源进行统一管理、持续经营和高效应用,构建全行级金融营销服务平台。该平台具有标准营销话术、标准营销素材、标准产品推荐、标准活动管理等功能。

在运营管理方面,该行开发上线了集中作业、集中放款、押品管理等10余个系统,实现业务的后台集中处理和自助化、智能化办理,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精细化管理,全面提升了运营服务质量。

四、网点服务标准化,增强数字金融服务效能

济宁银行围绕提升网点运营和服务能力,不断加强网点标准化建设,制定了《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》《网点优质规范服务标准》《文明规范服务星级网点评定办法》等20余项网点服务标准,先后有18家网点被评为银行业营业网点千佳示范单位、五星级营业网点和适老服务示范网点,94家网点通过国家服务标准达标认证。通过网点标准化建设,该行的网点综合服务能力和产能大幅提升。2018年以来,该行服务个人客户6年新增140余万,个人客户规模增长84%,储蓄存款规模增长3.3倍,市场占有率由7.9%提升至14.0%。

五、场景金融标准化,优化数字金融生态

济宁银行自主建设的慧济生活服务平台,深耕本地居民衣食住行生活服务,通过标准化组件、标准化场景,做到客群细分、精准服务,全面构建场景化区域金融生态圈。目前,该平台用户达到141万,小程序客户达到121万,入驻商户7000余户,提升了该行深耕当地、服务发展的能力。该行依托“慧济生活APP”服务平台,上线“创贷掌上办”,成为山东省首家个人创业担保贷款“掌上办”的城商行;承接政府消费券发放功能持续释放,作为济宁市官方唯一指定发放家电等补贴的银行机构,2024年承接了济宁市汽车置换、家电和电动自行车“以旧换新”补贴发放,累计发放政府消费券3.35亿元、拉动消费29.5亿元。

六、标准化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

一是标准化工作走在同行前列。济宁银行制定的《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》《移动金融客户端用户隐私要求》《个人手机银行服务要求》三项企业标准多次进入金融领域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榜单,成为济宁市首家进入金融领域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榜单的企业。该行的“数字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”顺利通过省试点验收,并入选国家级试点,是全国地方法人银行唯一入选单位。该行还获评中国标准化协会“标准化良好行为4A级企业”认证。该行参与编制的3项国家和省级团体标准均已发布实施,标准化工作在该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。

二是经营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。截至2024年末,济宁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294亿元、增长18.4%,存款余额达到1840亿元、增长19.9%,贷款余额达到1279亿元、增长15.5%,实现拨备前利润41.4亿元、增长16.7%,不良贷款率1.06%,保持全省城商行最低水平,拨备覆盖率323.6%,居山东省城商行第2位,各项指标均优于监管要求,该行发展的稳定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。

三是品牌价值和企业形象较大提升。该行获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综合评价最高等次“绿色”等级,央行评级排名山东省城商行前三,连续3年蝉联中国银行业协会“陀螺”评价2000亿元以下规模全国城商行第1名,上榜“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”第583位,先后荣膺“全国十佳城市商业银行”“最佳数字化经营银行”“最具科技竞争力中小银行”等荣誉。

未来,济宁银行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,以深化转型为主线,以提升质量为目标,以服务发展为主责,扎实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推进各项业务全面发力、均衡发展、整体提升,奋力谱写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
解锁更多精彩内容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