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移动金融App创新实践典型案例轮播第12期:数字化App营销运营平台(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)
最新动态
移动金融App创新实践典型案例轮播第12期:数字化App营销运营平台(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)
2025-03-044

一、案例概述

浙商银行以用户为中心建立数字化App营销运营平台(以下简称“大数据营销平台”),建立客户身份信息、交易数据、行为数据基础,融合全流程、多渠道营销服务需求,建立一套包括营销规划、内容创作、目标筛选、策略制定、策略执行、效果追踪等环节的营销闭环流程,解决客户引入、留存、转化及运营效率提升等问题。

二、银行数字化运营的难点和痛点

(一)客户数据分散,难以赋能精细化运营

数字化运营需沉淀客户数据、互动及检索信息,以支撑精细化运营。然而,传统银行数据资产管理薄弱,标准化滞后,统一管理难,信息孤岛问题凸显,阻碍客户数据价值最大化。

(二)营销策略僵化,缺少灵活的场景化策略

传统营销策略缺乏市场敏感度和客户洞察力,以及灵活的场景化策略调整能力,不同营销场景都需要单独进行从零到一的开发,导致经营策略无法快速复用,无法快速响应市场的快速变化。

(三)效果分析滞后,无法沉淀成功营销经验

传统营销活动仅注重活动实现,无法准确、实时地评估营销活动效果,使得营销活动无法高效进行迭代升级,运营经验和教训无法得到数据的有效支撑。

三、浙商银行数字化运营解决思路及成效

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大数据营销平台,建立客户身份信息、交易数据、行为数据基础,融合全流程、多渠道营销服务需求,建立一套包括营销规划、内容创作、目标筛选、策略制定、策略执行、效果追踪等环节的营销闭环流程,解决客户引入、留存、转化及运营效率提升等问题。

(一)客户标签管理:客群灵活圈选,支持对数据进行验证

大数据营销平台利用标签系统整合多系统底层数据,涵盖身份信息、交易记录、服务历史等维度,支持实时与非实时指标处理及查询。该系统通过灵活逻辑算法构建商业价值、用户偏好、生命周期、营销时机等数字化标签,以深化客户画像,助力银行战略规划与决策。在确保合规与隐私保护的前提下,标签系统还支持数据验证,提升业务效率与准确性。

成效:该系统已显著缩短数据开发周期3至5天,减少报表开发人力20%,常规需求替换率达25%,为银行运营决策提供坚实支撑。

(二)App资源位管理:千人千面、灵活配置资源位,满足精细化运营要求

大数据营销平台助力浙商银行App,采用乐高式灵活构建资源位,实现个性化推送。该平台能针对用户特性推送活动、产品及服务,涵盖财富推荐、广告及优惠等,满足不同人群需求。此灵活性提升了内容定制化水平,增强了营销效果,实现了差异化营销。该模式构建了客户数字化运营蓝图,通过精准策略促进业务高效增长,同时提供全渠道、定制化、个性化的服务体验。

成效:2024年上半年,各类营销资源位累计触达客户1300万次。

(三)数字化活动管理:一站式活动配置,实现业务需求敏捷响应

大数据营销平台整合各系统数字能力及技术,支持基于标签系统底层数据,灵活加工成活动任务、客群、事件等业务所需数据,并打通权益管理,支持权益创建、分发与回收,实现全链路一站式管理。平台灵活配置组件,“即时所见”构建活动场景,无代码开发多样互动活动并支持多端展示与分享。同时,提供详尽活动成效数据,减轻业务人员数据采集工作负担。

成效:仅半年时间,平台已支持配置化上线各类营销活动100余项,活动参与超400万人次。

(四)策略画布管理:灵活编排策略,深度沉淀数字化运营策略

大数据营销平台全面激活各系统资源,深度融合客户业务、属性、行为等多维度数据,依托策略画布实现运营策略的灵活配置与场景化沉淀。该系统能够通过用户特征,迅速构建并优化复杂运营流程,精准对接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。策略画布的分流机制赋能A/B测试,即时评估策略成效,驱动科学调优,确保营销活动既高效又精准,助力银行战略规划与决策的深度洞察,加速精细化分层分群经营目标的实现。

成效:2024年通过流程画布以短信、消息等形式在32个场景触达客户超2500万人次。

(五)消息触达管理:多元触达方式,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

大数据营销平台实现全渠道的用户触达和运营,覆盖包括App推送、邮件、微信生态、短信、外呼、企业微信、PCRM等多种触达方式,提升客户信息的触达效率,通过一体化渠道管理策略,有效规避了多渠道间对客户的重复打扰,确保信息触达的精准性与用户体验的连贯性。

解锁更多精彩内容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